德阳中江凯州新城一角,四川亚度家具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正按照操作台电脑的提示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料、排钻、封边、包装等工序。不远处办公大楼的屏幕上,各个订单完成进度不断刷新。对临近交货日期或有异样的订单,监控系统还会实时发出黄色预警,并推送到相关负责人手机上。
“我们的产品全是定制的,家居卖场里看不到。”四川亚度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卫东说,2014年公司迁至中江,开始逐渐退出传统卖场,尝试与大型房企合作,探索“拎包入住、全屋定制”的发展模式。去年,公司营业额近1.5亿元。今年,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,1月至5月公司销售收入依然同比上涨近20%,全年订单已饱和。
一度养不起卖场专卖店 却靠转型养了40多名程序工程师
通过持续优化、升级,目前已形成整体数字化框架,基本实现供、产、销实时数字化协同管理
“在家居卖场里,现在已经看不到亚度了。”说起这个转变,杜卫东显得颇为自豪。
企业成立于2004年,最初只是一家代工沙发的小作坊。决心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后,公司也和很多家具企业一样,扎堆到家居卖场开设专卖店。大举扩张之下,尽管表面光鲜,现实却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。
“一个卖场专卖店,投资动辄上百万元。”更让杜卫东感到焦虑的是,随着线上渠道逐渐畅通,传统的家居卖场专卖模式日渐式微,有的卖场专卖店开始入不敷出。更重要的是,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信息:市场对定制家具的需求在日渐走强。
怎样才能最快速获得大量定制订单?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,杜卫东选中一条从传统“红海”中突围的差异化发展之路:和大型房企合作开发样板间,再通过物业公司宣传推介全屋定制。
订单量有保障后,从卖单件产品转向全屋定制,生产制造又怎样才能跟得上?2016年前后,位于中江的新生产基地还在建设期间,企业选择和很多软件服务企业合作,一起探索柔性制造。“一些企业缺乏家具行业的具体实践经验,最终出现的问题比成效多。”杜卫东说,初战失利后,企业下定决心自建团队自己做。“陆陆续续新招引了很多人,目前仅程序工程师就有40多名。”这个在家具行业颇为另类的打法,让亚度家具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搭建起整体数字化框架。
“最初信息化没实现全覆盖,智能仓储等只能点对点互联互通。”杜卫东说,2017年企业开启全面数字化改造,通过持续优化、升级,目前已形成整体数字化框架,基本实现供、产、销实时数字化协同管理。
“不务正业”从自用到输出 传统家具企业走出一家数据科技公司
可根据企业实际提供“可承受”的全套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。“目前已和十余家企业开展合作。”
自建团队进行数字化改造,最初是迫于无奈,但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。
“以前,车间过道堆满原料、货物;现在,订单排产都是根据交付日期灵活安排的,车间整洁了,工作起来也更轻松了。”采访中,不少员工说。
算经济账,体现更明显。杜卫东说,整体数字化改造的综合投入较大,企业便通过循序渐进方式去投入,初步测算,公司每年投入数字化改造的金额基本保持在全年销售收入的2%左右。但效益却实实在在大得多。
有多划算?他举例说明:采取人工模式,如果1000个员工创造2亿元产值,理想状态下,每个人每月至少会犯两个错,一个月就会有2000个错需要弥补。而弥补这些错,每个将会增加500元的售后成本。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,仅此一项就可每月节约上百万元,全年将超千万元。
另外一个看得见的变化,是A4纸的消耗。以往企业每月要用掉3吨左右的A4纸,还要配备相应的打印、复印设备。如今,企业几乎已看不到A4纸,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作业。
不仅如此,通过改造提升,相同产值下,企业可比原来节约200个以上的工位。通过智能化排产等手段,目前企业交付时间提前10天左右,综合成本下降超过20%。
今年初,企业整合最初为企业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打造的专业团队,单独注册成立一家名为德阳市致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公司,致力于为更多企业提供“可承受”的全套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。杜卫东坚信,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当时,数字化服务势必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增长空间。
“我们通过3年多实践探索,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,现在是输出的时候了。”德阳市致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继飞说,经过在亚度家具的几年探索实践,他们对现实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重重难题都进行了系统梳理,可根据企业实际提供“可承受”的全套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。“目前已和十余家企业开展合作。”
半个月前,全省消费品工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召开,亚度家具成为当天唯一的参观点位。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冯锦花说:“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家企业的现身说法,去触动更多工业企业,让他们打消顾虑,更有信心、有决心去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制造升级,全面提升竞争力,开拓新的市场空间。”